
紅薯粉條加工車間 “你看新安裝的墻板、窗戶,工人進來干活敞亮多了。我們還隔出了更衣室、清洗區、包裝區等,分區明確,整個生產過程干凈、流暢,這讓粉條生產更高效。”?11月6日,在高新區楊家莊鄉杏樹坡村的紅薯粉條加工廠,杏樹坡村黨支部副書記孫建軍一邊說,一邊和工人清洗紅薯。 紅薯種植是杏樹坡村的主要產業之一。為了延伸紅薯產業鏈,提升紅薯附加值,2022年,杏樹坡村利用閑置資源,打造了占地500多平方米的紅薯粉條加工廠。今年9月,為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規范生產流程,村里投資10萬元,改造升級了廠房。加裝墻板和密封窗戶,按生產流程劃分出清洗區、制粉區、包裝區等功能區域,將廠房擴建至600平方米……一系列升級舉措讓紅薯粉條制作更規范、產品品質更高。 “現在工人各守一塊區域,各干各的活,流程順得很。”孫建軍說,“眼下,我們正忙著清洗紅薯。紅薯清洗干凈后,經過粉碎、漿渣分離等工序,變成白凈干爽的淀粉。等淀粉徹底晾干后,我們才能進入后續的粉條制作環節。從清洗到淀粉晾干,需要1個多月的時間。” 想要制作出高品質的紅薯粉條,原材料很重要。今年5月,村里從河北購進濟薯29紅薯苗并規模化種植,10月底迎來集中采收,畝產量1500多公斤。紅薯粉條加工廠技術員王振軍介紹:“濟薯29這個品種的紅薯淀粉含量高、纖維少,出粉率超過普通紅薯,能夠制作成細膩的紅薯粉條。每六七斤紅薯能提煉出1斤淀粉。” 此外,制作紅薯粉條需要多道工序。打芡、和面、漏粉、撈粉、冷卻、凍粉、化凍、晾曬、捆扎包裝……經過這些工序,紅薯粉條方能長久儲存。粉條的制作工序雖然比較復雜,但加工廠配備的生產設備讓粉條制作效率更高。王振軍說:“這些設備是村干部赴河北考察學習后購進的,既省力省時,又節能環保。加工廠平均每天能生產1600斤紅薯粉條。不僅如此,工人在制作紅薯粉條時,會戴好口罩、手套、帽子,還會定時清洗設備。只有這樣,生產出來的紅薯粉條成品才能讓顧客吃得放心。” 下一步,杏樹坡村將借助線上銷售平臺,不斷拓寬紅薯粉條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本土優質農產品走出鄉村、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李旭榕?張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