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的Brduino腦機接口二次開發平臺搭載高精度腦電放大芯片,能精準捕捉微伏級電生理信號。 王國磊攝 10月24日,在山西腦智科技有限公司實驗現場,實驗人員通過佩戴非侵入式腦電帽,大腦信號指令被精準捕捉,從而實現對小車、無人機的方向控制。這正是腦機接口技術打破“腦”與“機”邊界的例證。 作為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融合發展的前沿技術,腦機接口技術通過在腦與機器之間搭建信息通道,實現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的協同交互,正孕育著足以改變未來的顛覆性突破。 成立于2019年的山西腦智科技有限公司,已憑借敏銳的戰略眼光錨定這一領域。作為入駐高新區的創新型企業,它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腦科學應用的企業之一,自成立之初便將腦機接口這一人工智能與腦科學交叉的新興技術作為核心賽道。 今年7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7年,我國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標準體系。腦機接口產品加快應用,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開拓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這更加堅定了山西腦智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的信心。 談及核心競爭力,公司的明星產品——干電極多指令腦機頭環備受關注。這款產品無需手動操控,佩戴者憑“意念”即可完成無人機起飛、降落及航線規劃。 “我們通過干電極精確采集腦電信號,識別率超90%,在國際已發布產品中名列前茅。”公司運營總監馮玉表示。除了腦機頭環,公司的Brduino腦機接口二次開發平臺搭載高精度腦電放大芯片,能精準捕捉微伏級電生理信號,適用于腦電監測、神經反饋訓練等場景,其多指令識別率超95%,遠超美國OpenBCI產品的60%~75%,且支持二次開發,為行業創新降低了門檻。 另一款核心產品BCIPro?8通道無線科研放大器則聚焦科研領域國產替代,性能接近美國Neuroscan、奧地利g.tec產品,為我國腦科學研究提供了高性價比選擇,可穩定支持信號采集與數據處理。 產品的背后,離不開強大的研發團隊支撐。公司創始人魏彥兆介紹,團隊成員來自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多年來始終專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研發。面對信號采集精度低、算法響應慢等行業共性難題,團隊成員日夜攻關,最終成功突破技術瓶頸。 也正是這支專業團隊,讓山西腦智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數年內便在腦機接口領域嶄露頭角,從技術研發到產品落地,每一步都走得扎實穩健。 在多數人印象中,腦機接口技術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但山西腦智科技有限公司早已推動這項技術走向市場,實現多元場景落地。“我們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醫療、教育、工業等領域。”馮玉介紹道,在醫療領域,該技術可輔助肢體殘疾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在教育領域,能結合神經反饋訓練,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在工業領域,可用于高危環境下的設備控制,減少人工操作風險。 “讓腦機接口技術觸手可及”,這是山西腦智科技有限公司堅守的目標與使命。下一步,公司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不斷優化產品性能、拓展應用場景,推動腦機接口技術在更多領域應用,為高新區未來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吳珊??張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