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福利中心完成主體施工。

在泉東產業園,年產10萬噸高性能鋰離子正極材料項目正加速推進。

在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進行焊接作業。

在山西云峰大數據智能算力中心產業園,各項設備已進入調試階段。
今年以來,高新區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以項目建設為引擎,統籌推進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完善與城市功能提升,發揮項目建設在穩增長、擴投資、增動能中的支撐作用,一批批關乎未來發展的優質項目、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一處處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正匯聚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破局傳統制造??搶占新興賽道
從傳統制造業到新材料、數字經濟產業,高新區正加速構建“主導+戰新+未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加速擴容“人工智能+”產業,拓展培育數字示范應用場景,加快形成特色鮮明的融合應用空間布局,打造人工智能核心產業。
在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創新中心,DN150氫能管線球閥擺放在顯著位置。氫能閥作為氫能產業鏈中的關鍵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氫能源的儲存、運輸及應用安全。企業加強與國內各大高校合作,聚焦關鍵技術攻關,最終成功研制成高性能氫能閥,為企業打開了新能源市場的大門。
作為一家百年國企,近年來,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已有58個品種的產品填補國內空白,10個品種的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企業精準定位,將轉型方向對準新能源領域,從閘閥到球閥再到氫能閥,每一次轉變都緊跟市場需求。
傳統制造業求新求變的同時,高新區也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加速布局,在泉東產業園,吊車林立、機器轟鳴,年產10萬噸高性能鋰離子正極材料項目正加速推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開工,二期正在籌備中,項目建成后,將形成磷酸鐵鋰生產線8條,產值可達30億元。
“項目總建筑面積77000余平方米,將建設8棟廠房、1棟綜合辦公樓,現在正在進行鋼結構吊裝施工。”項目生產經理楊程說。為確保項目高質量推進,施工團隊嚴格按照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的要求,優化施工方案,加強質量管控,全力保障項目如期達產達效。
與此同時,在即將投運的山西云峰大數據智能算力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各項設備進行調試。山西云峰大數據智能算力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承載10000P的澎湃算力,進一步提升優質人工智能算力資源供給能力,整合形成“存儲—調度—開發—應用”全鏈條智能引擎。
“目前,一期工程一標段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完工,280臺機柜及配套電力設備到位,這已滿足晉東智算中心和時維智算中心的入駐需求。近期,聯通智能算力中心也將同步啟動300個機柜的配套項目建設,為我市數智新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撐。”山西云山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亮介紹。
今年,高新區確定了“科技創新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示范區、場景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的引領區、數智融合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三區建設的目標定位。高新區在提升高質量發展綜合質效、加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系統謀劃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等方面的戰略路徑,全方位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為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緊抓項目建設??筑牢發展根基
高新區將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促轉型的“壓艙石”,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等核心指標表現亮眼,重點工程建設蹄疾步穩,為全市經濟增長提供關鍵支撐。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高新區呈現“結構優化、產業引領”的鮮明特征。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其中產業投資成為核心驅動力——在中科瑞華、百度擴容、零碳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帶動下,產業投資占比達56.1%,同比增長26.6%。更值得關注的是,投資結構加速向高技術領域傾斜,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4%,傳統基礎設施投資為主的格局逐步向“產業投資引領”轉型。
工業經濟的“領跑姿態”同樣離不開項目建設的強力支撐。截至9月底,高新區規上工業產值達35.09億元,同比增長14.2%。多氟多、康搏特、華納芯能、青于藍4家企業直接拉動增長16.91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5.4%;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更是高達86.13%,同比增長6.6%,工業轉型的“含金量”持續提升。
重點工程建設方面,高新區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今年共實施省、市重點工程項目21個,總投資105.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8億元。截至9月底,已開復工項目21個,開復工率100%,累計完成投資15.4億元。其中,晉東智算中心推進設備組網工作,服務器和存儲設備到位并進入調試階段;未來智算中心一標段2000P配套機電工程已全部安裝完成,進入調試階段;泉東產業園標準廠房、智慧物流園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項目加速推進,為后續產業落地筑牢“載體”根基。
與此同時,服務業與城市更新領域也同步發力。在服務業支撐指標中,截至8月底,批發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2.8%、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22.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4.4%,以百度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企業拉動全市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長226.64個百分點。陽泉市第二十中學校擴建項目主體結構封頂、育英學校遷建項目推進基礎施工、老年福利中心完成主體施工,一系列民生項目的落地,織密民生保障網,提升群眾幸福感。
儲備優質項目??繪就發展藍圖
面對今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的發展任務,高新區落實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推動泵閥提質、產業升級和適度多元發展。
聚焦整合提升,推動泵閥制造業發展壯大。高新區將通過項目合并、資本整合、組織調整等,進一步整合轄區泵閥企業,壯大泵閥裝備制造業規模。同時,加快構建“市場牽引—規模擴大—利潤增長—研發加強—政策支持”循環體系,重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努力搶占行業制高點。
聚焦轉型升級,推動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高新區將統籌“傳統、新興、未來”三類產業,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建設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推進泵閥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選取主攻方向,發展壯大新興產業,推動數字經濟做優做強,新材料延鏈成勢,循環經濟、電子消費品產業等加快發展;圍繞“人工智能+”行動,積極布局未來產業,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區和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先行區。
聚焦適度多元,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實效。高新區將進一步把握市場需求,以要素賦能、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推動轉型發展,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推動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發展優勢,并充分發揮重大項目牽引作用,在加快轉型發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今年下半年,高新區新開工項目涵蓋三大領域。其中,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是絕對主力,包括年產10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一期、中國聯通陽泉智能算力中心、未來200MW/400MWh獨立儲能項目等“重量級”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年產10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一期總投資18.6億元,建成后將填補山西省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空白,打造具有全國競爭力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中國聯通陽泉智能算力中心建成后,智能算力規模將突破10EFLOPS,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算力供給基地。
下一步,高新區將在提升高質量發展綜合質效、加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系統謀劃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等方面的戰略路徑,全方位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高新力量”。吳珊??張蓓蕾/文?圖片由高新區新聞宣傳中心提供
評?論
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
□?桐??羽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撬動區域轉型的“硬杠桿”。高新區以項目建設為引擎,實現核心經濟指標逆勢攀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正是詮釋了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抓發展的硬道理。
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要錨定產業升級“主方向”。產業是項目的根基,項目是產業的載體。高新區上半年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4%,更以年產10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填補山西省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空白,正是抓住了以產業項目為核心的這個關鍵。無論是推動泵閥產業向高端化轉型,還是培育智算、儲能等新質生產力,其核心邏輯都是通過項目落地打通產業鏈堵點,構建產業生態閉環。這啟示我們,抓項目必須緊扣區域產業定位,讓項目建設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才能實現“引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形成一個集群”的倍增效應。
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要筑牢要素保障“強支撐”。項目落地見效,離不開能耗、環保、資金等要素的保駕護航。高新區直面能耗指標緊張、社會資本參與度低等難題,既向上爭取政策挖潛,又創新綠電替代、國企參投等舉措,為項目鋪就“快車道”。實踐證明,要素保障不是“等靠要”,而是“闖創干”。唯有主動破解要素制約,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機制,才能讓項目從“紙上藍圖”變為“地上實景”,避免項目等要素的被動局面。
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要下好謀劃儲備“先手棋”。項目建設既要當下抓,又要長遠謀。高新區抓實當前省市級21個重點項目,布局2026年新建項目,形成梯度推進、接續發力的格局,正是著眼于發展的可持續性。同時,高質量發展還需建立動態更新的項目儲備庫,既聚焦當下民生短板推進學校擴建、危房改造等工程,又著眼未來培育數字經濟、新材料等戰略性產業,讓項目建設始終有接替、不斷檔,為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項目為王,實干為要。高新區的實踐表明,只要把項目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以精準謀劃定方向、以要素保障破難題、以長遠布局蓄后勁,就能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搶占先機、贏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