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重要抓手,推動多項便民利企政策落地生根。從新生兒出生業務全程網辦、一次性辦結,到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集成辦理,再到員工錄用全流程一次性辦結……這場聚焦民生利企小切口的改革實踐,標志著我市政務服務改革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過去,企業、群眾辦事常面臨“多部門跑,多次跑”的困擾,如今,這樣的窘境正加速改變。我市推出“高效辦成一件事”,通過流程再造、資源整合,實現了從“多地多窗多次”到“一地一窗一次”的根本性轉變,讓企業、群眾在“少等待、少折騰”中切實感受到政務服務的溫度與效率。 立足現有改革基礎,“高效辦成一件事”仍有廣闊的場景開發空間,需更精準對接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只要持續擴大改革覆蓋面,向更深層次的體系建設發力,推動更多好政策落地見效,必將釋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深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絕非簡單的物理整合,而是涉及多部門信息共享、政策協同的系統性工程。這就需要強化政府在標準制定、市場監管等方面的主導職責,加快推進就醫費用報銷、教育入學、企業信息變更等重點領域改革;搭建“高效辦成一件事”中樞系統,打通相關部門系統接口,實現“一網申請、數據互通”,為全流程網辦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廣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關鍵在于實現“普惠共享”。當前,我市的改革推廣仍集中在市區人流密集區域,積累成熟經驗后,需將行之有效的做法向農村及偏遠地區延伸覆蓋,推動服務端口前移,重構優化辦理流程。針對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的“少跑腿”需求,更要通過適老化、適殘化改造等舉措精準保障,助力實現全社會共同發展。 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的“金名片”,行政效能是區域競爭的“硬支撐”。“高效辦成一件事”將政策紅利精準轉化為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必將持續激發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張曉茹)
|